春风化雨,育桃李芬芳
【一线讲述】
我是河南人,2003年9月经全国招聘到海口市属重点中学——海南华侨中学任教。22年来,我见证了海南侨中的发展,见证了海南基础教育走向繁荣的过程。
以我所在的海南侨中为例,2003年,学校高中部只有3个年级12个班,在校学生600多人。我到学校报到,还以为来到了郊区的庄稼地——眼前的宿舍破旧不堪,教学楼前是芭蕉林和菜地,学生在土沙铺的操场上奔跑,回宿舍后就在室外一排水龙头下冲凉,条件非常简陋。
经过20多年发展,学校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教室都装了空调、饮水机,多媒体设备等现代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学生也增至近8000人。2024年海口市高中办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出炉,海南侨中名列第一,并再次入选全国50所“中国最佳国际学校”。
我也跟着学校一起成长。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练就了一双慧眼,哪个学生出现了心理波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都会察觉。有个学生顺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为表达感激之情,画了一幅精美的油画送给我,我称之为“爱的礼物”。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已有知识,还要春风化雨,把人的创造力引导出来。语文是我的专业,也是我一生热爱的学科,我从未停下探索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脚步。现在,我们的课堂已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模式,而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叙述者思维,让学生有课堂主体意识,从叙述者的角度去学习。
比如,课堂上我通过课本剧的表演,让学生进入角色,还原情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借助AI生成图片,与文本进行对照。如词作《念奴娇·过洞庭》,其中有“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子,表里俱澄澈”一句,我让学生在课堂展示、解读AI生成的表达诗词中画面的图片,加深对诗歌内涵境界的理解。
前段时间,由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举办的海南省高中语文中青年教师学科素养展示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省内各中学的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享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盛宴,他们在这里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育理念,碰撞思想的火花。
活动中,我很欣喜地看到一批优秀的中青年语文教师成长起来了,他们教学功底扎实,有激情、有智慧、能创新,善于通过情景创设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反映了海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子。
(本报记者王晓樱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