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入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城市试点
8月28日,国家数据局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上发布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名单并正式启动“第二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工作”。济南在大会上代表先行先试城市作了主题发言,并成为全国28个城市数据基础设施节点点亮城市之一。

国家级试点,济南再入选
为加快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国家数据局结合技术经济产业发展态势,组织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工作,从区域、领域两方向支持建设和运营数据基础设施,通过试技术、试支撑、试标准、试机制,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此次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工作,全国共遴选65个承担主体。其中,地方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城市34个,领域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单位31个。此次试点范围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撑教育、科学研究、信息通信等15个重点领域。

据济南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启动仪式现场,济南成为全国28个城市数据基础设施节点点亮城市之一,实现用户“一点接入、全国通行”,数据“一点发布,全域可见”,应用“一点部署,跨区通用”,将进一步加快跨域多源数据联合加工和高速数据传输网络等业务开展。浪潮云、神思电子2家企业数据基础设施已启动接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目前浪潮云已完成首批企业互联互通验证。此外,浪潮云的“四维协同打造标准新基建 主动免疫构筑数据流通护城河”还荣获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典型案例;北方健康的“新范式下的国家健康医疗行业数据基础建设运营”入选卫生健康领域数据基础设施先行先试,“‘百病千万例’生命队列高质量数据集”入选医卫生疗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先行先试;云鼎科技的“煤炭行业生产风险防控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项目成功入选智慧能源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
数据互联互通,济南有基础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部署,推动构建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此次试点,是针对“找数用数难”“跨域加工难”“规模流通难”等数据领域共性难题,体系设计数据基础设施分层互联架构,研制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技术规范,构建起“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协同创新、繁荣活跃”的良好数据产业生态。
济南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数据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我市数据产业企业数量达4200余家,其中典型数据企业1263家。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济南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印发实施《济南市2025年度数据要素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并成立济南大数据集团,构建起了“4+N”(4个核心区、15个集聚区)数据产业布局。
济南持续创新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互联互通。2019年以来,我市全面建成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并部署“数据湖”平台,实现全市政务数据统一汇聚。依托国产区块链技术打造“泉城链”平台,创新“部门数据上链+个人链上授权+社会链上使用+全程追溯监管”的可信流通模式,破解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中的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已有30家驻济商业银行接入,246类公共数据在95款信贷产品中链上授权应用,累计查询392万人次。
截至目前,济南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已实现895.1亿元贷款精准流向小微企业,全市公交运力匹配度提升37%、候车时间缩短28%,社会高风险群体识别准确率提升35%,有力推动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服务精准供给,城市治理提质增效。
先行先试任务,济南有路径
济南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入选国家试点名单后,济南将对标对表先行先试任务书,严格遵循“三统一”(统一目录标识、身份登记、接口要求)、市场规律、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抓紧抓实推进先行先试任务,全面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在设施建设上,依据现行标准,提升“三统一”和基础支撑能力,搭建数据流通利用体系,做好互联互通验证;在技术探索上,因地制宜打造多技术路线融合方案,开展好数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探索与融合应用;同时,高标准打造重点领域数据利用场景、技术场景,统筹抓好标准验证和机制、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推进过程中,我市将依托山东区块链研究院、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等平台载体,搭建起“统筹推进、技术创新、政策支撑、生态优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1111N”推进路径(即:1套数据基础设施底座,以隐私计算、区块链为安全引擎;1个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严格遵循国家“统一身份、统一目录、统一标识、统一接口、统一存证、统一监管、统一运管”要求,提供全流程可信接入服务;1套数据要素流通利用体系,包含11个服务中心,实现从资源匹配到交易交付的全周期管理;1套标准规范体系,覆盖技术适配、流程管控与安全合规;N个典型应用场景,聚焦12大行业打造39个创新场景,形成示范引领效应),高标准完成好密态计算、国产密码等5个领域创新探索任务,确保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跑得通、用得好”,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济南方案。
记者:高莹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通讯员:许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