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曝怀孕期间摆烂上班 女子碎碎念为何引众怒?丨封面评论

时间:2025-07-09 18:25:00 浏览:0

蒋璟璟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在小县城文旅局工作,孕早期请假2个月,之后也有一段时间在家没有上班。该网友还表示,请假回来后把大部分工作都分给合同制同事了,之后又在家摆烂了一段时间没去上班。面对质疑,红河县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杨路某怀孕期间,凭医院诊断结果向单位请假,请假符合规定。杨路某某称“老公为市里副处”为不实信息,其为博取关注在网上散布不实信息,产生不良影响,给予其记过处分。(中新社)

网帖“出圈”,激起滔天巨浪。原本只是孕妈的碎碎念,不曾想,后续却成了引爆舆论的“丑闻自曝”、成了网友怒喷的“娇妻文学”。在此事不断发酵之后,“原帖”反倒是少有人详究了。其实,相比于网络“划出的重点”“归纳的话题”,肇事的原文,反倒传递了更为丰富的情绪。这其中,有“孕期住酒店贴钱上班”“回来工位被调整到不太好的位置”“想着再不上班可能连工作也没了”等等表述——很琐碎,很真实。当然了,这些显然不是本轮舆论浪潮的重点。

毫无疑问,在字里行间,这位杨女士还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某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比如说“合同制同事”“谎称老公副处级”等等。这里面,既有对他人的轻蔑之意,也有自抬身价的虚张声势。孕妈分享心事的网帖千千万,闹出这等大祸的,毕竟少之又少。与其说是“言多必失”,不如说是那份习以为常的、较为优渥的“身份待遇”,导致了某种习焉不察的傲娇与傲慢……于是乎,那些很扎眼、很刺痛的话,就这么云淡风轻地脱口而出。

作为风暴中心和网络符号的“娇妻”,自然很容易会成为被群体讨伐的对象。她所承受的,不只是个人不当言行的代价,更是那些合同制员工、带孕上班者以及所有厌恶特权人士的“火力集合”。对于公平的呼吁与群体性捍卫,附着于个案,又超越于个案。就事说理、集体陈情之下,事情本身被删繁就简,而情绪情感则被加速催发。在此语境下,所有关于“是否走后门”“休假是否合规”之类的追问,也就成了另一种脱口而出,一切顺理成章。

一种嚣张跋扈、趾高气昂的食利者人设,最能诱发出压倒性的舆论反弹。人间悲喜从来相通,毕竟都厌恶着一样的厌恶,渴求着一样的渴求;人间的悲喜又从不相同,有些人吐槽抱怨的日常,却是另一些人羡慕不来的“梦想”。在就事论事与借题发挥之间,卷入其中“人与事”都被提纯为了“最糟糕的样子”。这是论述与抒情的便利,却未必总是最贴合事实原本的模样。

官方的调查结论,回应了一部分质疑,却也引出了更深的思考。“娇妻文学”固然是咎由自取,而到底谁才是“文学的创作者”?这是必须坦诚回答的……